










【字幕】简繁英三字
本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1971年,黑人激进组织领导迈克尔X因贩毒被控告,但因他一年前取得了英国皇室成员玛格丽特公主的私密照片并以此要挟官方而被开释。英国军情五处工作人员提姆(Richard Lintern 饰)受命取回收藏在伦敦某银行的这批照片。
提姆物色到贩毒女子玛婷(Saffron Burrows 饰),要挟她抢劫银行来为自己取得照片。玛婷很快同以泰瑞(Jason Statham 饰)为首的几个半职业罪犯或新人组成了计划挖地道劫掠保险库的团伙。
泰瑞等人如愿将保险库洗劫,但赃物却让他们坐立不安:涉及皇室成员的私密照片、银行家行贿官员的账本、高官们不可告人的龌龊爱好……由于一位无线电爱好者无意间听到了他们作案时的对话内容,此案掀起轩然大波,泰瑞等人陷入了各种势力争夺的中心,他只能借助手上的证据苦苦周旋……
一句话评论
有趣的对白、偶然出现的暴力场面、放荡的性爱、政治的腐败、快乐至上的处世观,导演罗杰?唐纳森奉献出的是一部情节紧凑简洁、风格老旧的抢劫电影。
——《滚石》
在英国的社会风俗、性丑闻的背景下,整个故事却体现出了难得一见的快活氛围。
——《国际电影杂志》
很明显,这部影片是其他国家本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然后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重现了英国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银行抢劫案。
——《金融时代》
也许影片不会成为这种类型片中的经典之作,可是它那安排有序的情节内容,足以牢牢抓住所有观众的眼球。
——《伦敦之旅》
尽管抢占到了如此出色的故事前提,影片却仍然走上了让人失望的不归路。
——《帝国》
有趣但很容易过目就忘,这部惊悚片把被人遗忘许久的英国盗匪重新搬上了大荧幕。
——《完全电影》
其中有几段不错的笑料,间或一些暴力、性感、政治腐败,总体而言是快乐至上的风格。
——《乐》
节奏紧凑、扣人心弦,完全与道德无关,《银行大劫案》的魅力贯穿其中,哪怕观众只是偶尔瞄上一眼也会被紧紧抓住。
总体而言,《银行大劫案》成功地跳出了历史事件本身的框架,创新之处就在于变成了一场热闹的喜剧。
幕后制作
◇源于真人真事
1971年,英国的文化氛围仍然处在极度兴奋后的松懈当中,因为多姿多彩的生活而放任自流的伦敦的城市环境,再加上由嬉皮士兴起的表达反文化、反传统的信仰和观点的衰退,伦敦人正以一种不拘礼仪的姿态面对着一系列和劳动力有关的矛盾,同时还受到了爱德华·希斯(Edward Heath)所领导的保守党政府以及发生在北爱尔兰持续升级的暴力事件的冲击……就像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Thomas Wolfe)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正在向“我的年代”转变的时期,特点就是一群集体作业的银行劫匪制造了英国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抢劫案。导演罗杰·唐纳森说:“那是历史中一个非常让人着迷的时期,当然,这次劫案要比那个时代更加地迷人。事实就是,只有那样的时代,才会造就如此轰动的大劫案。”
这次银行抢劫案被各大报纸描述成了“无线电抢劫案”,因为它是被一个业余的无线电爱好者罗伯特·罗兰兹(Robert Rowlands)无意中发现的,当时罗兰兹正在摆弄自己的无线电接收器,却听到里面传来了一起正在进行中的抢劫案的串音,他随即向伦敦警察厅报了警,通过初步分析,目标锁定在以伦敦市中心为圆点、10英里为半径的某家银行中……那个周末,伦敦市总共有750家银行接受了检查,然而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有非法闯入的迹象。直到周一,当位于贝克街和马里本路拐角处的劳埃德银行开门营业的时候,工作人员才发现银行的主要保险库里几百个保险箱被洗劫一空。
然而,这场劫案背后却留下了数不清没有答案的疑问,因为在报纸连续对此报道了4天之后,整个事件突然完全在媒体上销声匿迹,政府则给出了此事件已被列入“国防机密”的解释……最终,有4个男人因为涉案而被宣判有罪,至于他们从保险箱里拿走的东西,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虽然警察尝试着想要找回被偷走的财物,可是到了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这一切都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银行的保险库里,隐藏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无线电入抢劫案”却仍然被当成当代的城市传奇而活跃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制片人史蒂文·查斯曼说:“我不只一次碰到了类似的情况,在伦敦,只要我坐进一辆出租车当中,和司机谈论那个时代发生的事,他们总是清楚地记得‘无线电抢劫案’以及所有的后续报道,而且也非常地乐于谈起当时受到这个案件牵连的人。”《银行抢劫案》的编剧之一迪克·克莱门特(Dick Clement)接着说:“整个事件消失得太过迅速了,就占据了报纸的头版头条那么几天,然后突然就人间蒸发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影片表达太多已经被隐藏起来的真相,因为没有人知道整个事件背后真正的故事。”另一位编剧伊恩·拉·弗莱奈斯(Ian La Frenais)补充道:“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它的内容包含的是一起风格非常老旧的抢劫案,这里使用的方法并不是用计算机突破安全系统,取而代之的是挖、铲……从地下打出通道,然后通过爆破进入银行,最后用铁棍撬开保险箱。”
关于影片
当制片人查尔斯·罗文(Charles Roven)把《银行抢劫案》的剧本拿给导演罗杰·唐纳森看的时候,他立刻就被故事里包含的那些真实的依据所吸引了,这位出生在澳大利亚的电影人说:“我之所以看上这个剧本,就是因为它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我对这种关注社会问题的内容,总是非常感兴趣的。”
罗杰·唐纳森一直以来都对那种由时代特色所引发的政治和文化的细节话题高度关注,他表示:“我最喜欢类似的调查研究,而且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我去国家保留档案的地方找到了当时的所有相关报纸,试着去挖掘一下那起发生在1971年的抢劫案被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
查尔斯·罗文曾为罗杰·唐纳森1990年执导的《名嘴大丈夫》做过制片人,因此他坚信唐纳森就是这部影片最理想的导演人选,罗文说:“他曾经拍摄过像《谍海军魂》这样的惊悚片,也制作过像《世上最快的印第安摩托》这类用角色拼凑故事的影片,当然也有《谍海计中计》这种动作电影……至于这部《银行抢劫案》,则允许他将以前用过的电影元素全部揉合到了一起,以悬疑为主,而且还包含着非常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喜剧场面。”
影片中那个曾经是一名汽车经销商,后来变成劫匪的特里·莱瑟,罗杰·唐纳森主张让杰森·斯坦森来饰演,他是一个因为主演了《非常人贩》和《爆脾气》而闻名电影界的英国硬派演员。在读过了《银行抢劫案》的剧本之后,斯坦森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机会,让他可以暂时摆脱那种曾经让他一举成名的功夫动作角色,斯坦森说:“谢天谢地,我终于碰到一个不需要考验我太多特技水平的角色,这回我手里拿的不是枪,是酒,我不需要再跳出直升机,去做像我过去经常做的那种愚蠢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惊悚故事,我很确信它肯定能够迎合大众的口味。”
罗杰·唐纳森也颇为认可地表示:“杰森·斯坦森就是英国的史蒂夫·麦奎因,他拥有着非常珍贵的品质,他会付出很多,却不求回报,是那种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男演员,他与我认识的其他人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查尔斯·罗文则补充道:“特里这个角色正好可以扩展斯坦森能够承担的角色类型的跨度,而他也将在影片中从一个硬朗的粗汉子变成一个卷入爱情漩涡的痴情郎。从某种意义上说,斯坦森还属于那种非常招人喜欢的类型演员,他在大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值得信赖的角色,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他所吸引。”
影片中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角色是卢·沃格尔,由大卫·苏切特饰演,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性格派演员,因为在一部国际扬名的电视剧《H庄园的午餐》中饰演了一位受人喜爱的比利时侦探而备受关注,苏切特解释说:“卢·沃格尔应该被归类在最招人讨厌的人种中,他是那种典型的出生在伦敦东区的男孩,伴随着花天酒地的恶习而长大,同时还驾驭着色情工业。反正是个不招人待见的家伙,他可能偶尔会展示出一点点魅力,但那也是来自于他的残忍与无情。”
罗杰·唐纳森和制片人斯蒂夫以及主演杰森?斯坦森还特意访问过当年参与过这起案件的劫匪,除此之外,剧组再也没有透露此人的行踪。大家都认为那人长得很像杰森,还特意问是不是他父亲。杰森的回答也不含糊,就说是以便与他在个性上寻找到更多共通之处。与他的这几次见面对杰森而言无疑是受益匪浅,可以有幸亲耳听到他们在银行拱顶以及他们在挖掘地道时经历的故事和感受,和当时所面临的压力。杰森并不希望自己塑造出来的形象只是一个肾上腺激素过于发达但头脑简单的大块头。正如另外两部电影《怒火攻心》Crank(2006)和《非常人犯》The Transporter在全球票房取得不俗成绩一样,《银行大劫案》也有可能再续辉煌。
片中大胆披露这次劫案实际上是MI5(英国军情五处)秘密策划,而其真实目的竟是为了偷走藏在银行金库中的一批英国女王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裸照,以免王室陷入史无前例的丑闻。对于影片《银行劫案》中情节的真实性,外界一直猜测纷纷,英国当局也不置可否。
花 絮
· 该片在英国首映之际,当年参与这场“银行大劫案”的劫匪也在差不多时间接受了英国《每日镜报》的采访,首次披露了劫案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据悉,这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劫匪已经获释,现年70多岁,目前居住在欧洲某国。
· 片中拍摄的火车和车站场景是在英国伦敦的奥德维奇和霍尔本地铁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