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在远离公路的丛林深处,静静地流淌着一条大河,如果你拥有足够的勇气,跨过这条大河,就会发现一处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世界,将身体躺平,你会发现这个空间充斥着各种奇异的生物、闪闪发光的豪华宫殿以及拥有魔力的森林——这里,就是“特雷比西亚”王国,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由两个年纪不大的小朋友创造……他们在这里,不但要学会如何统治整个王国,还要与黑暗力量做斗争,当想象超越了现实,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10岁的杰西·亚伦斯(乔什·哈切森)总是被欺负的对象,在学校受气便罢了,连在家也被五个姐妹折磨到底。唯一让杰西骄傲的事,是他是云雀溪小学四年级里跑得最快的男孩,于是,杰西训练了整个夏天,希望保持纪录,依然成为学校里跑得最快的小孩。然而,就连这个小小的希望,也出乎意料地被新来的转校生莱丝莉(安娜索菲娅·罗伯)破灭--看起来玲珑小巧的莱丝莉竟然在这场全男生参与的比赛中胜出。
尽管第一次见面好像不太愉快,但这两个都受到排挤的小孩却很快成了两小无猜的好朋友。莱丝莉的新家就在杰西隔壁,于是,两个孩子常常去附近森林里探险。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间的年代久远的树屋,从此这儿就成了他们的秘密基地。莱丝莉喜欢讲述充满幻想和魔力的故事,杰西则钟爱绘画,在莱丝莉的提议下,他们运用想象创造出了特雷比西亚,一个只属于他们的秘密王国。
这个想像王国里没有讨厌的老师,没有坏同学,没有烦人的姐妹,没有孤独和寂寞,却有各式各样的奇特生物--巨人、侏儒、树人、象鸟、精灵,杰西和莱丝莉就是其中的国王与皇后,一切由自己作主。在这个充满惊喜的梦奇地里,有很多地方等待着孩子们勇敢冒险……
主演介绍:
影片中,与神秘王国里神秘的森林中的黑暗势力奋勇作战的两位小主人公堪称都颇有来头。乔什·哈切森与安娜·索菲娅·罗伯算是这部电影的大牌人物,两人年纪虽小,但是演技不凡,而且都以好莱坞巨星合作过。饰演莱斯利的安娜索菲娅·罗伯就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爱吃口香糖的刻薄女孩。与她搭档的男孩乔什 ·哈切森,已经在《勇敢者游戏II》中挑战了想像力的极限,表现出了超越的老成。两个成人配角也是熟面孔——与艾德·哈里斯《走过冬季》的佐伊·丹斯切尔,来到本片变成了充满爱心的美术老师。而著名的液体机器人T-1000罗伯特·帕特里克,也不再和阿诺同志掐架,而是做起了男孩的慈父,展现其多方面的表演都能。
另外,本片与《纳尼亚传奇》有着奇妙的缘分,它们都是由迪士尼与华登公司(Walden Media)联合出品,特效都由维塔工作室负责,外景地也都选在新西兰。本片女主角最喜欢的书就是《纳尼亚传奇》,所以给神秘的丛林起名为“特拉比西亚” ——出自《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中的一个小岛。
幕后制作:
〖一〗
近几年来,好莱坞的改编风吹到了儿童读物领域,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被搬上了大银幕,像《别有洞天》(Holes)、《夏洛的网》(Charlotte's Web)、《纳尼亚传奇》以及《都是戴茜惹的祸》(Because of Winn-Dixie)等等。不过,有一个疑问一直没有被消除,一本曾经对数百万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人有着最深远影响的特别小说,是否真能在大银幕上得到“重生”? 原著小说《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就是这样一本儿童读物,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动、燃烧着想象与智慧的火花的传奇,还包含了一个只有主人公吉斯和莱丝莉知道的梦幻王国。
也许你要说,这样一部拥有着庞大的读者群以及很高赞誉的优秀儿童文学,被改编成电影后在票房方面肯定不成问题。其实不然,对于任何一个电影人来说,《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都是一个相当有创造性的挑战:电影本身就是靠想象力来支撑的,那么要如何将这个以想象为主题的故事用影像表现出来呢?当“特雷比西亚”这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世界被具化后,是否还能维持住相等的魅力呢?是否还会像原著小说中描述得那般不可思议和意味深长呢?不过站在导演嘉柏·丘波(Gabor Csupo)的立场去看待这个问题,他肯定是心甘情愿去执导这部影片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曾多次获得纽伯瑞大奖的凯瑟琳·帕特森(Katherine Paterson),现年75岁的她,是目前仍然活着的儿童作家中声望最高的一个。现在,她所创作的《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将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影响新的一代,这让她感到无比地兴奋:“坦白地说,当我创作这本小说的时候,并不指望除我以外的人能读懂它,更没想到它会在30年后以这样一种方式‘复活’,甚至超越了文字。最初,它只是属于我儿子大卫一个人的故事,现在,它变成了每一个人的故事。”
当然,对于自己的成名作被搬上大银幕,凯瑟琳·帕特森也难免会担心:“我最担心的就是,‘特雷比西亚’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过去30年里,读者已经通过文字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出它的样子,然而不一样的人,想法也不尽相同……我之所以将创作当成自己的职业,就是希望看到读者能够发挥想象的翅膀。不过隔行如隔山,我本人对电影是一窍不通,但是看到剧本、导演、演员以及布景设计,我对影片有信心,相信观众会和原著的读者一样,真正走进吉斯和莱丝莉的想象世界,而故事放大的,永远都是友谊与人性。”
〖二〗
《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最初是凯瑟琳·帕特森写给自己当时只有11岁的儿子大卫的,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大卫和他的好友莉莎,于1978年出版。小说很快以它的方式建立了庞大的读者群,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买一本送给孩子,在几年内就风靡了整个美国。大多数读者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帕特森将那种孩童时代所独有的无边想象浸透在整个故事中,激励了数百万真正相信想象所能带来的奇迹的人。虽然“特雷比西亚”是一个构架在想象中的世界,却是真实世界的反衬,存在于“特雷比西亚”的每一个奇幻生物,在现实世界中都有真身,比如那些每天在学校里欺负吉斯和莱丝莉的小霸王们,都成了邪恶的化身:加里·弗彻变成了长毛秃鹰--半人半鹰;斯科特·霍格则是半人半松鼠的怪物;当然还有学校里的恶霸头头贾妮丝·艾弗里,在“特雷比西亚”中变成了一个吉斯和莱丝莉必须要消灭的最终敌人,以巨人的形象示人。
时间流逝,如今大卫·帕特森已经长大成人,似乎是命运使然,也可能是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写作的天分,他自己也成为了一名作家,同时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编剧。对于《通往特雷比西亚的桥》这本母亲专门为自己创造的小说,他赋予给它的是长达30年的爱,所以将小说改写成剧本,就成了他理所当然的使命与责任。现在,大卫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要将家族中最珍贵的财产,以另一种形式传递给下一代。
大卫形容这本小说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每次阅读它,都有一种被保护着的感觉,支撑着自己变强大。对于我来说,这不只是在制作一部电影,而是在向我那伟大的母亲表示敬意。而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持住原著所蕴含的灵魂,然后寻找一个可行的方式,让文字变成动态可视的画面。不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故事所传递的主题,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而凯瑟琳·帕特森也对儿子表示出了莫大的信任与无边的爱意:“我知道大卫是个出色的编剧,更何况这个故事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个故事是为他而生的,所以由他重新制作它,我觉得很放心。”大卫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更多的则是鼓励和勇气:“我知道她对我是全权的信任,就像我30年前非常放心地将自己与莉莎的友情交与她编成故事一样,虽然与母亲工作,难免会有所焦虑,但是她就此事给了我非常大的空间和自由,而且她知道文学与电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领域,好在她对最终拍完之后的影像效果,感到非常满意。”
幕后花絮:
在《哈利·波特》系列的“神奇魔法”的作用之下,儿童读物改编电影愈发显现出和受众年龄不相称的强势。2005年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在全球范围内狂赚近五亿美元,《纳尼亚传奇》则一举掀翻了不可一世的强悍《金刚》。《特雷比西亚之路》也适应时机地顺应潮流,堪称此类型作品中的又一个典型。影片改编自出生在中国的女作家凯瑟琳·佩特琳的获得纽伯瑞奖(世界上最权威的儿童文学奖)的同名小说。书中的角色充满想像力:会走路的树精,戴着帽子的海獭,会飞行的小怪物和快如闪电的铁甲骑士。将这些东西搬到大银幕上,一个光会讲故事的导演显然不够。出生于匈牙利的加博尔·库斯伯,做过多年的动画师,是《辛普森一家》的动画主管,捣腾技术活的行家里手,本片也是他的电影处女作。原著作者的儿子大卫·佩特森协助他完善剧本,同时兼任制片人。
迪斯尼公司虽并未高调地将该片安排在大热的暑期档上映,却也巧妙地插入了新年档之后,相信,该片以其奇幻有趣的故事内容和高档的制作水准,同样会在票房争夺战中有所作为。
一句话评论:
既有智慧又充满感性,影片将原著的灵性充分体现出来了——《综艺》
有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剧情太散,很难让人集中精神……但是想象不就是这样吗?永远地天马行空——“沃弗”电影网站
影片告诉正在成长的一代,友谊的力量究竟可以带来什么——《西北导报》
原著小说通过影片得到了质的飞跃,这是一个让你感动的故事,你会从中找到家庭般的温暖——《宗教科学报》
可能是因为原著的流行和卓越,你会觉得影片处处存在着疑问,在背景的交待方面不够清楚——《城镇周刊》
网友评论